第412章 所见略同-《系统:隋唐第一猛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杨昭是个聪明人,知道京中也有向海明的信众,见了刘文的书信之后,立时就明白该怎么做。

    第二天,假模假样的进宫向萧后请示,回到东宫就着急属官,准备配合刘文,征调兵吏民夫截断渭河,水淹郿县。

    众多属官急忙劝止。

    “殿下,不可以呀!真要做出那样的事,恐怕难逃天下悠悠众口啊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反贼虽然该死,但城中的普通百姓却是无辜的,怎么能让他们陪着反贼玉石俱焚?”

    “宋王如此草菅人命,殿下应该阻止他才是!”

    “郿县可是安仁宫所在,这次引渭河水淹城,安仁宫肯定不能幸免。宋王让太子这么做,其心叵测啊!”

    “对!我们这就些奏章上奏皇上,揭发宋王的恶行!”

    杨昭没有想到众属官会反应这么大,本想解释这是演戏,但想想,一旦说出去,刘文的计谋就不灵了。

    他只能把脸一般,说道:“此事本宫已经请示过皇后,你们无需多言!”说完便吩咐人准备。

    一些属官气不过,觉得这是刘文拉着杨昭一起下水,于是相继写好奏章,派人快马加鞭送去东都洛阳。

    不过两日的时光,杨广就受到了数名东宫属官的奏章。

    其时裴矩正在御书房,杨广把奏章一股脑的给他,说道:“看看吧,爱卿有什么想法?”

    裴矩见杨广脸色不错,知道他心底应该是高兴的,于是小心翼翼的接过奏章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等看完之后,笑道:“皇上,这肯定是太子看穿了宋王的计策,所以才会配合。至于这些上奏折的人,除了是庸才之外,说不定还有向海明的信众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杨广满意的点头。

    裴矩所说,正是他心里所想。

    接着杨广更正道:“这计策,八成不是世明看出来的,而是刘文告诉他的。世明虽然聪慧,但心存仁善,绝对不会相处这样的伎俩。”

    裴矩心底暗笑,不动声色的拍了个马屁:“皇上英明,是臣失了计较,忘了太子是个古今稍有的君子。不过这次太子能够支持宋王,这不正说明,太子和那些腐儒大不相同吗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