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9章 刘文的妙计-《系统:隋唐第一猛将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刘文来到东宫,太子杨昭亲自迎他入内,等到后殿见了杨可儿,杨昭借口更衣离开,给两人留足了说话的空间。

    杨可儿对刘文说道:“就在你和太子哥哥送父皇的时候,大兴来了一个叫苏威的老臣,等太子哥哥回来,就有东宫的属官跟他说,苏威想要见他。”

    “太子哥哥不想答应,于是到宫中见母后,说着苏威是个乱世之臣,请母后想个办法。当时母后叹了口气,然后就让他给你写了一封请帖。”

    刘文听说萧后叹了口气,隐隐明白她叹气的意思。

    杨昭能够准确看出苏威的缺点,这固然可喜。

    但杨昭太软了。

    一个旧臣来觐见太子,他作为当朝太子,不想见就不见是了,何必又多此一举的向皇后请示?

    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,他处事犹豫,不能及时拿定主意。而且还想将利益最大化,让皇帝杨广知道自己的好,所以第一时间跟萧后说。

    他这点小伎俩,在萧后和杨广面前,根本不值得一提。

    可以说,杨昭再一次失分了。

    还有,他请都把自己请来了,这事却不亲自和自己说,反而让杨可儿跟自己开口。

    表面看来,让杨可儿求自己,自己不会不答应。

    还能向东宫里杨广的眼线表明,他和自己的关系,一点都不亲近。

    很明显,他今天上午跟自己拉关系、唠家常的时候,自己态度稍微有点应付,让他看出来并想到了什么。

    不过他现在这种表现,有点太过造作了。

    可以看出,这杨昭虽然遗传了父母的聪明,但处事方法很不成熟。

    要知道,杨广在比他还小的年纪,就已经能哄得杨坚和独孤皇后突突转了。

    看来从逆境中成长出来的孩子,和从顺境中成长起来的,确实大不一样。

    可惜,杨昭因为孝顺,从小深受杨坚钟爱。再加上隔辈亲,杨坚待他比待所有的儿子都好。

    这杨昭,是杨坚和独孤皇后留在身边,在皇宫里养大的。

    他就跟杨谅和兰陵公主杨五儿一样。杨广所经历的挫折和磨难,他从小连听都没有听过。

    一直在顺境中成长,让他成了温室中的花朵,如今已经错过了性格塑造的最佳时期,所以做起事来才如此拖泥带水,一点都不果断。

    刘文通过之前长孙无忌所讲的一些事迹,对苏威的为人,已经有了一定了解。
    第(1/3)页